作者简介:刘炳胜(1979-),男,毕业于天津大学,博士,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可持续建设管理与政策、资源环境管理;张发栋(1993-),男,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治理、城市更新管理;薛斌(1990-),通讯作者,男,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可持续建设管理与政策、城市可持续发展。
摘要:探明城市社区更新治理中共同生产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机制,以期实现由内而外的城市更新意义重大。本文借助扎根理论剖析X社区更新治理的共同生产机制。研究发现:共同生产机制由党建引领、治理资源、多主体力量、信任塑造、互动机制所构成,并产生5个命题,但构念间的关系随着更新治理阶段变化而有所不同。共同生产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以居民参与为代表的内部因素需要在以党建引领为主的外部影响下才能发挥作用,因而随着内外影响的顺序而先后呈现资源保障、诱导引致、自发生成等特征。与此同时,以人为核心的内在更新同为共同生产的基础和价值追求。因此,更新治理需要坚持共同生产,将居民投入型参与作为主要动力,引导居民从“被排”的对象转变为主动参与的生产者。本文的贡献在于将共同生产关键要素纳入动态时序,丰富了共同生产理论要素的关系联结,打破了静态下更新治理对于资源依赖、主体需求的单一性缺陷,拓展了共同生产的理论空间。
关键词:城市社区更新;扎根理论;更新治理;共同生产;动力机制
以下为文章部分节选: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必然的再开发过程,旨在对城市中不符合当下发展需求的建成环境进行有计划改造。已有关注城市更新的研究比较丰富,比如从技术视角、制度视角、治理视角等方面探究城市更新的概念、路径、机制和模式等问题。技术主义视角关注怎样实现更新的美学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技术可行性,注重技术层面的作用、方式,如依据社区现有的历史、文化等要素,通过创造性挖掘和外部性连接,使用新型工艺和技术手段,展现新的区景观和风貌;或者从更新的决策角度出发探究决策技术问题,以及探究在土地管理、融资、空间监测等方面采取多样化的创新工具。制度视角针对城市更新的制度作用和需求,关注更新过程中的制度创新和法治建设与发展。例如“微改造”、“共同缔造”、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等城市更新实践的创新,经历了从探索到推广,再到制度性转化的过程,并注意到制度保障和创新的重要性。
治理视角下,学界多围绕城市更新中的多元主体互动、改造效果评估、人文价值导向、社区治理模式、城市更新风险及其治理等进行讨论。城市更新很大程度上是城市治理过程,与基层社会治理相交叉,要求在城市更新中实现经济社会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更新与发展,加强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注重社会赋权和全过程的社会参与。然而在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公共性的集体行动不易达成,基层政府具有公共财力,规划设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比较优势下容易忽视居民的参与作用。社区更新中居民参与与否具有不确定性。如何在多元利益诉求的张力中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实现公共价值创造,显然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多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公共参与、利益平衡以及相互协作的共同生产。通过共同生产激活社区自治精神,激发民众参与热情,培育自我更新和参与更新的能力,增强城市社区更新的内在动力。当前已有少量研究关注到城市更新中的共同(合作)生产特征和模式,尝试用共同生产理论来解释城市更新的类型、特征与影响因素等问题。
但是少有研究从共同生产视角切入,更深入地究城市社区更新这类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居民参与动力机制、运行机理和价值创造等问题。虽然共同生产与协同治理、合作治理、多元共治一样关注多元主体的合作互动,但是前者多关注个体层面的行为逻辑,后者更关注组织层面的互动关系,其中的多主体参与比较宽泛,涉及投票、竞选、抗争、听证等参与形式。相关研究以政治效能感解释公民参与公共事务问题,但是在关涉自身利益的公共服务事项中,公民参与与否更多在于利益获得感。宽泛的理论框架导致其对公共服务供给的参与问题解释乏力。而共同生产理论更加聚焦于公共服务供给中公民的参与问题,即在服务供给中投入资源、参与合作以及公民参与的动力、作用。相较于政社合作、政府购买服务理论,共同生产更强调服务过程中公众的积极贡献,以及在服务价值创造中的关键性角色。共同生产补充了民主参与的新途径,并潜在地将部分权力从包括政府在内的专业服务者手中分享给公民。共同生产可以通过整合公众资源提升服务成效,而且有助于公众提升参与能力、累积社会资本、拓宽参与渠道,进而更有效地促进公民性,发挥社会动员的公共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