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社会保障研究》2022年第1期,版权归原期刊及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周翠俭,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经济;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刘一伟,中央财经大学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保险;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
摘要: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补充,对促进共同富裕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利用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以社区为参照单位讨论与检验了居民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 社区其他人的慈善捐赠行为对居民慈善捐赠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与使用替代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依然成立; 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在城镇与男性群体中更明显; 社区其他人的捐赠行为通过激发个体的奉献意识和提高个体的生活满意度,影响居民本人的慈善捐赠行为。对此,我国应完善与慈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落实慈善优惠政策,弘扬慈善价值理念,鼓励广大民众积极参与慈善捐赠事业,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关键词:共同富裕; 慈善捐赠; 同群效应
以下为文章部分节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慈善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慈善捐赠规模( 物质与现金) 不断增长。2020年中国慈善总会发布的《中国慈善捐赠报告》显示,我国慈善捐赠总额从2012年的200亿元左右稳步攀升至2019年的1500亿元左右无论是在我国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还是在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抑或是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慈善捐赠均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慈善捐赠彰显了捐赠者的社会价值,改善了受助群体的生活状况,促进社会公平,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目前关于居民慈善捐赠的动因,学界主要从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与微观层面的个体家庭特征等因素进行探究。居民在慈善捐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诚然,慈善捐赠是居民个体的决策,但是他们往往也会有意识地关注处于同一环境的其他居民的慈善捐赠决策,并最终产生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决策。这种居民在慈善捐赠决策制定中可能会学习和模仿同社区、同地区或其他关系紧密居民的行为现象,被称为“同群效应”(Peer Effects)。但令人遗憾的是,现有研究居民慈善捐赠动因的文献,忽略了他人捐赠行为对居民个体慈善捐赠可能产生的影响效应。基于此,为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本文重点回应以下几个问题: 社区其他人慈善捐赠将对居民个体慈善捐赠产生何种影响? 如果慈善捐赠存在同群效应,那么是何种机制起到的作用? 慈善捐赠同群效应在不同性别与户籍居民群体中是否存在异质性? 回答上述问题,不仅在理论层面补充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而且也为我国制定第三次分配政策,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启示。
基于现有文献研究与本文研究的特点,笔者试图对以往的研究方法进行选择和改进,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形成的面板数据,研究我国慈善捐赠同群效应问题。相比以往文献,本文可能的贡献在于以下几点:第一,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首次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大样本,检验他人捐赠行为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弥补了现有研究居民慈善捐赠影响因素文献的不足; 第二,构建了奉献意识与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作为他人捐赠行为的作用路径,深挖了可能影响居民捐赠行为的渠道,进而为分析我国居民的捐赠行为与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启示; 第三,本文从城乡差异与性别差异的角度出发,试图“捕捉”他人捐赠更可能影响哪一类居民的慈善捐赠行为。第四,本文采用工具变量法处理了内生性问题,以及采用替代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使研究结论更加稳健与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