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理论新说
首页 >  理论新说 >  深度好文 >  正文
《公共管理学报》迈向精准治理: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的再出发
时间:2022-05-23    浏览量:

来源:《公共管理学报》网络首发论文,版权归原期刊及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郁建兴(1967-),男,复旦大学哲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政府管理与创新、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公共政策;任杰(1994-),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治理、纵向政府间关系。

摘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是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核心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解制放权、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等三种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方案。三种方案看似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普遍道路,但都有各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历史阶段和治理情景。在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迫切需要再出发,需要从过去“国家的视角”更多地走向村庄和基层的视角,通过精巧的机制设计,将宏观层次、中国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战略,与微观层次、不同乡村脱贫与振兴连接起来,朝着精细治理、精准施策的方向迈进,实现治理主体互促共赢、共同富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农业农村发展;解制放权;行政推动;市场机制;精准治理

以下为文章部分节选:

后小康时代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特点、新任务、新挑战,是在与建设小康社会时期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治理的对比中形成的,这正是上文回顾和总结已有理论与实践方案的必要性。总体而言,理论探索虽然不同于阶段性实践方案,但其政策主张仍然没有跳脱解制放权、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的框架,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将理论和实践作为一个整体与后小康时代对比。

对政府来说,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越到后期越困难。从上文可见,在解制放权和行政推动阶段,扶贫和农业农村发展是同一个问题,国家总体战略是在发展中战胜贫困。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农村实行集体经济,农村市场处于停滞状态,农民生活物资短缺,民众普遍陷于贫困之中。在民众需求受到抑制的情况下,政府只需要放开行政管制,激发社会生产活力,重建农村市场,就可以极大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此时,商品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有产品(甚至是假冒伪劣产品)就有市场,农业农村粗放式发展就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改善生活水平,这也被称为“体制驱动下的减贫”。

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如何可能?费孝通先生曾经预言,中国将走出“一条与西方工业化迥然不同的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这条道路上一直探索,逐渐形成了解制放权、行政推动和市场机制三种阶段性发展方案。三种方案看似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普遍道路,但都有各自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历史阶段和治理情景。后小康时代中国乡村如何振兴,仍然是一个亟待探索的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为了突破传统方案的阶段性局限,探索出一条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在十年前曾提出以“内源发展”取代“行政推动”、中国农业农村再出发的建议。今天我国已经进入后小康时代,传统治理方案再次遭遇新的挑战,中国农业农村迫切需要再出发,需要从过去“国家的视角”更多地走向村庄和基层的视角,将宏观层次、中国农业农村的市场化、现代化导向发展战略,与微观层次、不同乡村脱贫与振兴连接起来,朝着精细治理、精准施策的方向迈进。

基于此,或许可以认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就是通过某些精巧的治理机制,将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普遍与特殊等元素连接起来,通过精准治理实现不同主体互促共赢、共同富裕的道路。在此意义上,似乎又不存在“一条”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之路。每一个乡村的治理实践,都需要结合不同的治理资源,创造出不同的桥接机制,走出成千上万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