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公共治理研究》网络首发,版权归原期刊及作者所有。
作者简介:吴丹(1977—),女,福建建瓯人,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副教授、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社区发展等。
摘要:社区空间的微更新蕴含着丰富的社区营造价值,是社区营造的重要途径。依据参与主体及其互动关系,深圳社区空间的微更新分为单向度治理和多元共治两种模式,前者包括城中村综合治理和“万村计划”两种类型,后者包括南头古城改造、较场尾改造、“大和社工村”及“社区共建花园”等四种类型。社区微更新的单向度治理模式缺乏多元主体的参与,导致社区治理低效甚至失败,不利于社区营造与共同体建设;而社区微更新的多元共治模式由于充分调动了多元主体的力量,较好地促进了社区营造与共同体建设。因此,必须加强对社区微更新单向度治理模式的反思与纠偏,倡导多元共治的微更新模式,坚持积极适度的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力量的协同参与,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社区微更新;社区营造;单向度治理;多元共治
以下为文章部分节选:
社区微更新之所以对社区营造如此重要,源于空间本身之于社区的重要性。在我国,尽管社区被赋予强烈的行政色彩,但空间仍然是社区情感和价值认同的基本载体,是社区集体行动的前提和基础,蕴含着多元合作治理的可能:一方面,社区作为政府治理的基本单元,其空间受到权力的支配,空间的生产和更新过程中卷入大量的财政资源和社会资源,围绕这些资源的使用和分配也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面向;另一方面,社区空间内部的生产、更新和治理则呈现出权力主导逻辑之外的社会性,社区居民、社会组织及社会精英等多元的社会主体汇聚成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力量,以应对传统自上而下的社区治理路径。与大拆大建的更新模式相比,社区微更新主要以公共空间优化提升为主,更新方式更加温和,对于社区的社会联系和弱势群体的冲击较小,同时,资本的逐利空间较小,对于社区微更新的兴趣不大,也为社会组织和普通公众的参与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首先,社区微更新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提供了平台。社区参与的困境主要源于社区的自治定位与实践中的错位,作为“准行政组织”,社区大量的公共议题不是内生的而是自上而下生成的,因此社区参与往往成为走过场、仪式化的参与而非出自公民内心的自觉。而少量真正的自组织,往往参与层次较低,局限于文体娱乐、法律咨询等,难以助推社区共同体的形成。而社区微更新聚焦居民息息相关的公共空间,涉及到社区的功能布局和扩展、环境的美化优化和公共设施的改造提升等诸多方面,相对于大尺度的城市空间和宏观的公共议题,这些内容更为居民所感知、也更为居民所关切,因此为社区民众实质性的深度参与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换言之,社区微更新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新行为本身,也与社区营造主体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为持续的社区参与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
其次,社区微更新潜藏着丰富的基层治理资源。长期以来,资源匮乏是制约基层治理、社区营造的重要瓶颈,社会组织和居民往往只能通过极为有限的政府购买项目参与社区治理,但这些短期的、项目式的购买服务可持续性较弱,难以保障社区内力的持续培育,也难以支持这些社会组织的持续发展。近年来由于城市政府日益重视城市形象,在社区微更新中投入大量公共财政用于公共空间品质的提升,如果将这些资源稳步有序开放给社会主体参与,则能有效缓解社区治理资源匮乏的难题。
最后,社区微更新的意义并不仅仅止步于社区本体的营造,它甚至被赋予实现空间正义、推动整个城市更新范式转变的角色。如邓智团认为,对空间正义的追求是城市更新范式变革的本质原因,社区赋权是推动城市更新范式变革的关键途径。西方国家城市更新政策的历史演进也生动了证明了社区赋权、社会营造在社区更新中的重要意义。社区微更新走向社区营造,实质上是实现空间正义过程的起步,也是破解空间生产中权力与资本联结的重要途径。